“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。” ——光明网评
贾平凹,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,从事文学写作47年,庞大的作品数量、卓异的文字风格,让人拍案叫绝。贾平凹是一位有着深沉悲悯情怀的作家,他宏阔的人生视野从不局限于小我的成败得失,而是心系天地苍生的喜悲暖凉,因为他活得本色,写出来的文字藏巧于拙,纯朴大气;因为他极具叛逆性、创造精神,身上呈现出来的互为矛盾的东西自然的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,他和他的作品一再成为文坛的热门话题。
本期介绍贾平凹先生的代表作,推荐给小伙伴们寒假品阅。
《秦腔》——当代中国乡村的史诗
出版社:人民文学出版社
出版年:2012-06
典藏部门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社科英语书库(雁塔校区)
索书号:I247.5/3197

读《秦腔》实际上是在鉴赏一块民族历史的活化石。
《秦腔》是贾平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,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。以陕南的一个村镇为焦点,以秦腔贯穿全文,通过一个叫引生的“疯子”的眼光,讲述了农民与士地的关系、农民的生存状态;再现了农民在面对土地时的挣扎与坚守;展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深刻而又巨大的变迁,完美地展示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。
《秦腔》是无奈的黄土高原上的挽歌,是微瓦解状态下的乡村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凭吊,它是行将逝去的故乡的纪念碑,也是漫长的精神旅途上的里程碑,记载着作者30年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。秦腔在贾平凹的笔下,是秦人之声,是黄土地与老百姓命运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。
《废都》——一部隐喻人心的小说
出版社:漓江出版社
出版年:2013-08
典藏部门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索书号:I247.57/1653

《废都》获得法国著名的费米娜文学奖。
主要讲述了都市文人“颓废”的生活与心态,是人文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末颓废情绪的大曝光。于文化的废都之中,窥见灵魂的魔变、信仰的荒芜。没有灵魂,何谈文化的存续;没有信仰,何谈文明的肇生。为此,文化的废都必然成为生命之殇,文明的废都必然成为生命的荒漠。《废都》写了人物,写出了人的本质;《废都》写了城市,写出了人的社会;《废都》写了文化,写出了人的智慧与懦弱。
我们追求浮华世界的名和利,千辛万苦用各类扭曲的方式雕刻着自己,掩饰内心的空虚。《废都》提醒我们不要在社会转变的大变革中迷失道德与文化,变成那些没有底线的人、失去价值观念的人、掉入了断裂层里面的人。
《极花》——再现混沌世界中的伤痛与救赎
出版社:人民文学出版社
出版年:2016-03
典藏部门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索书号:I247.57/3456

《极花》如同水墨画,用水墨画的留白来描绘传统生活方式的流失和凋敝的感伤,把尖锐的社会问题还原成日常生活下有力的碰撞。
小说描写了一个从乡村到城市的女孩胡蝶,从被拐卖到出逃、最终却又回到被拐卖乡村的故事。胡蝶不甘于重复父辈的生活,急于摆脱农村的一切,梦想成为城里人,在现实面前飞蛾扑火般地不断抗争,最终在生活面前妥协。
读完《极花》你会发现翻过的远不止是一个女人的命运,而是一幅21世纪初中国农村的生态长卷。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深深烙印在这长卷之上的,是对中国农村拐卖妇女现象来龙去脉的陈述与背景解析,是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朴素巡礼与理性反思,是对人性情感与理智、抉择与宿命的描摹求证,甚至是对幸福的深刻诠释。
所谓幸福不过就是让灵魂得到安宁,让生活能够坦然自在。
《山本》——民国时期的秦岭故事
出版社:作家出版社
出版年:2018-04
典藏部门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索书号:I247.57/3803

《山本》是一部为秦岭立传的著作,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,秦岭大山里一个叫涡镇的地方,一个家族在军阀混战、“城头变幻大王旗”的乱世里,其顽强自保却最终毁灭的命运。本书有着鸟瞰中国社会数十年变迁的宏大视野,作者化身为秦岭山脉博物风情的说书人,一个从历史烟尘中慢慢走出来的老者,他牵引着读者举头远眺,直到你看懂了苍茫间一抹黛色,若有所悟。
秦岭的一花、一草、一木、一石,都是秦岭的肌理和血肉。生活于山里的人们,才是那过往的云烟,他们或强悍凶残、或善良懦弱、或智慧狡黠,终究本于尘土又归于尘土。作者写这块土地如何藏污纳垢,写历史背后的罪与恶时,总是对人性怀有一种良善的企盼,对寻常巷陌的烟火有一份亲近感,对小老百姓向往安宁生活的愿望感同身受。
总有一些不屈或高洁的精神如同灯火,在那些晦暗不明的岁月里闪烁。而在废墟之上思索和相信,远比空泛的悲哀更有意义。
《老生》——珍爱生命藐视死亡
出版社:人民文学出版社
出版年:2014-09
典藏部门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索书号:I247.57/3228

《老生》以一位唱阴歌的老艺人的视角,记录了陕西南部一个小村庄百年间发生的故事。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,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。
“在灰腾腾的烟雾里,记忆我所知道的年代,时代风云激荡,社会几经转型,战争、动乱、灾荒、革命、运动、改革,为了活得温饱,活得安生,活出人样,我的爷爷做了什么,我的父亲做了什么,故乡人都做了什么,我和我的儿孙又做了什么,哪些是荣光体面,哪些是龌龊罪过。”——贾平凹
作者是由他祖辈的历史去看中国20世纪的历史,他不想回避、也不能回避。
在那些故事里,浑然一体地交织着古典文化的回响。《山海经》对于中国以千年为纪的山海史怪风物的描写,与《老生》百年历史中四个故事的跌宕起伏相配合、相映成趣,更有在时过境迁后参透人世的坦然。
“富贵百年能几何?死生一度人皆有。”捧读《老生》,生与死的哲理自然流淌,让人更加珍爱生命从而更加藐视死亡。
审校:宋德义
策划责编:张媛媛
文字编辑:翟慧
版面编辑:上官婷婷
图片: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