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这么一位男神,横跨诸多领域、惊才绝艳,古往今来吸粉无数。其诗词文章如行云流水,行于所当行,止于不可不止,“笔所未到气已吞”;其字画笔意酣畅、灵趣盎然、重神韵而不拘泥……由于他在文学书画方面的成就过于耀眼,以至于他在音乐、医学、教育、建筑、治水等方面的建树并不被大众熟知,更有美食、制香等方面的才艺……这样的多面手——苏轼,如何能让人不爱,这才是五千年一遇的男神。
01《苏东坡传》
思想的快乐才是万古不朽的
作者: 林语堂
典藏:社会科学书库(雁塔校区)
新书阅览室(长安校区)
索书号:K825.6/529

这是一本风趣幽默而又厚重深沉的书,是一个真挚有趣的人,用生命在书写另一个真挚有趣的人的生命。它让我们走进了苏东坡多彩的世界,也领略了林语堂不俗的文采。他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,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,是散文作家,是新派的画家,是伟大的书法家,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,是月下的漫步者......是诗人。一系列五花八门的特质脱口而出,而最广为世人所知的“诗人”身份,则在句末才娓娓道来。这样的演绎真实严谨又妙笔生花,让人有所感悟,又能享受到语言独特的精彩。正文着笔之处,或放眼于时代,或聚焦于轶事,使本性枯燥传记倒像是在向读者介绍一位相识多年的老朋友,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。“时”与“文”贯穿交织若流水,使古今之人、长幼之年精巧连合于须臾之间,对话于时年之外,天才之意,一览无余。他让世人明白,任何时代都是讲实力的,做人要恪守原则,要处变不惊,要与人为善,他告诉我们,一个有智慧、有理想、有爱心的人,应该并且可以生活得洒脱、旷达、乐观。
02《苏东坡突围》
他成全了黄州,黄州也成全了他
作者: 余秋雨
典藏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索书号:I267/3422

苏东坡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官之后,别有用心的人们一哄而上,对他的人格进行诽谤攻击,身在那一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,他没有放弃,一直坚持着并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,习惯于淡泊和静定,留给世人一篇篇乐观积极的诗篇,在黄州的生活,更加体现了他人格的魅力。他成全了黄州,同时黄州也成全了他,世间才有了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和前、后《赤壁赋》千古杰作。东坡先生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,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,没有带给我们过多的悲伤失望,而是将悲伤化为动力,不断积极向上,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那种被嫉妒后的宽容,体验到在困难前的无畏,对于人生的无奈以及对万事万物的博大胸怀,这是东坡给予我们的力量。一个倒了霉的大学者、大诗人,就像一面镜子,一下子照出了那么多的丑恶,反倒衬托出被诽谤者的高风亮节。苏东坡那乐观的精神,史诗级的作品,终是由挫折这把雕玉的刀雕成。“玉不琢不成器”感谢那把雕玉刀,造就了中国史上一代文学奇才。而我们,在生活中,也会时不时被自己的雕玉刀雕刻,请不要因为疼痛而放弃,因为,属于你的明天,马上就要到来!
03《苏轼集》
北宋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
作者: 汪超
典藏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社会科学书库(雁塔校区)
索书号:I214.412/3

读你的时候,你只吟“大江东去”的豪迈,只唱“千古风流人物”的激昂;想你的时候只叹“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”;问你的时候,你却说“一蓑风雨任平生”回首向来萧瑟处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苏轼在政治上几次遭受挫折,长期被贬,使他有机会接触到人民的生活和祖国的山河,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文学艺术创作,留给世人二千七百多首诗、三百多首词和四千二百多篇散文作品,书法被列为“北宋四大家”之首,与文同、米芾开创墨画一派,以其开天辟地之才华纵横于多个领域,深邃宏厚,赞为“苏海”毫无过誉。他的诗词和散文反映了相当广阔的社会生活面,在读者面前展开了琳琅满目的艺术画卷,是北宋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。
04《一蓑烟雨任平生》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作者:郭宏文 、陈燕婷
典藏:社科书库(长安校区)
社会科学书库(雁塔校区)
索书号:K825.6/528

苏轼的人品,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、广博和诙谐,苏轼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,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。虽然苏轼的人生道路上有许多的泥泞,他的人生旅程和他的诗作书画一样是值得我们后人细细体味的,他的人生态度是乐观,是积极向上的。即使是双足深陷的时候,他依旧能唱着小调,邀上三五个知心的朋友,享受生活的美好,纵然在宦海中沉浮,几起几落,但他的风骨坚不可摧,从不阿谀奉承,从不背叛自己坚持的立场,不以个人得失为怀,而是以谈笑于生死之际的旷达情怀,在动荡不停的政治风雨中,捍卫良知,特立独行。正所谓千古之后,再无苏轼;千年之间,唯此一人。
05《在故宫寻找苏东坡》
故宫藏品中, 寻找苏东坡的生命印迹
作者: 祝勇
典藏:文艺书库(长安校区)
社会科学书库(雁塔校区)
索书号:I267/3502

“我相信世间每一个人都能从苏东坡的艺术里重新感受到人生,而苏东坡,也定然在后人的阅读里,一遍遍地重新活过。”整本书划分为十个篇章——入仕、求生、书法、绘画、文学、交友、文人集团、家庭、为政、岭南,随着苏轼一生的起起落落延展开来,就像是铺开了纸张,往中间点上一滴浓墨,随后墨点在纸上顺着水迹晕染开来,形成了一幅清雅的山水画,苏东坡就是那滴浓墨,而由他晕染出来的便是一整个宋朝。苏东坡是诗、词、散文、绘画、书法等方面的全才,但他又不像其他自命清高的文人一样不食人间烟火,而是幽默、乐观、不掩饰自己“食、色”的本性。在黄州,他可以化身农民去耕种;没有足够的钱吃羊肉,就研究猪肉的烹饪方法,并推荐给老百姓;贬至惠州时,荔枝的美味让他开心得嚷嚷“不辞长作岭南人”;开心时候就在女子肩上写诗;想念亡妻就在一梦醒来写下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这等痛彻心肝的词,展阅宋元明书画,试图理解苏东坡与他的时代,数十幅高清详图,呈现苏东坡书法与绘画之美。把苏东坡的精神世界和艺术史联系起来,由苏东坡个体的人生去反观他所处的时代。不但是苏东坡的个人传记,更书写了挣个宋代的精神文化风貌。
编辑 | 翟慧
责编 | 张媛媛
审核 | 宋德义
图片 | 网络
采编部
2021年8月28日